也就在1944年,Robert Rowden Foote[8]在伦敦出版了一本书。他在关于蜘蛛型静脉曲张(spider vein)的治疗中写道:“最好的注射液体是通过摇动2-mL注射器内的1-mL乙醇胺油酸酯获得的肥皂泡(soapy froth)”。Foote描述的1:1的液气比提示非常接近液态,因此于粗大的静脉内不能起到置换血液的作用[8]。
1950年,Orbach发表的论文中显示他们第一次比较了泡沫硬化剂与液体硬化剂的疗效[12]。通过摇动注射器或药瓶产生泡沫,泡沫的效力与同等量的“常规液体”相比增加了大约3.5倍~4倍。他还观察到在注射泡沫后“显著的血管痉挛”。
1956年,Peter Flückiger描述了制作泡沫硬化剂的“抽吸技术”(“aspiration technique”), 将细针斜着插入安瓿,针尖2/3位于液面下,当拉起针栓时,伴随着嘶嘶的声音注射器内充入乙醇胺油酸脂泡沫,泡沫在几分钟之内保持稳定[8, 13]。他第一次描述了泡沫硬化剂的特性,认为与液体硬化剂相比,泡沫增加了有效表面积从而增加的疗效,泡沫以较小的用量获得了较大的硬化效力,并提出了应尽可能降低气泡大小以保证泡沫的均一性。
1957年Mayer和Brücker描述了一种制作微泡沫的特殊装置,这是关于泡沫硬化剂制作和标准化的里程碑。他们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双针栓注射器(double-piston syringe),主针栓前另带一个具有许多细孔(tiny hole)的内针栓。当主针栓固定时,快速来回推动带孔的小针栓混合针筒内的硬化剂和空气形成气泡细微的黏滞泡沫。推动主针栓即可注射泡沫[8, 13]。
1962年,Fliickiger描述了另一种制备泡沫的技术:在药瓶及与之相连接的注射器之间来回抽动空气和硬化剂产生泡沫。这种泡沫气泡细微,如奶油般稠浓[8, 13]。
1969年发表的Gillesberger技术是在一个注射器内产生负压为基础,空气通过注射器针栓与针筒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而产生气泡[8, 13]。
1984年,Hauer[获得了制备泡沫的双体注射器套装(twin-syringe set)的专利权:两个相互平行的注射筒,一个装满了空气,另一个装满了硬化剂溶液,两个注射器同时注入到“混合室内”(“mixing chamber”),在注射的过程中就产生泡沫[8, 13]。
1986年Grigg展示了一种新的泡沫制作方法,通过抽动与1根塑料输液管(plastic infusion tube)连接的两个注射器产生的湍流使液体和空气被前后来回地抽动从而混合产生泡沫[8, 13]。
1994年6月,Juan Cabrera提交了制备泡沫硬化剂的方法以及“微泡沫”(“microfoam”)在静脉学中一般应用的专利申请。一年后,他第一次发表了自制的泡沫硬化剂对隐静脉进行超声引导治疗的病例系列研究[8, 13]。从历史上看,是他第一次把泡沫硬化疗法与实时超声引导和监测的优点结合了起来。Cabrera的专利申请直到1999年才公开,大家才知道他以高速旋转的毛刷(一种改良的牙钻)通过搅拌获得泡沫,类似于食品搅拌器制作奶油,特别添加了二氧化碳和/或氧气作为载气[8]。
1997年,Monfreux提出了所谓“MUS法”(Méthode MUS)的泡沫制作技术[8, 13]。其基本原理与1962年的Gillesberger技术相似:在装满硬化剂溶液的玻璃注射器内产生负压,空气通过注射器筒和针栓之间的细小缝隙进入溶液形成珠状,转化成泡沫。与Gillesberger技术不同的是,MUS法通过所设置的注射器帽形成了“绝对”的负压[8, 13]。除了法国的静脉学专家外,一些意大利同行也尝试过这种方法,但并不完全满意。 分别在一年和两年后,Sadoun和Benigni以及Santos Gaston发表了他们对Monfreux方法的改进[8, 13]。
2000年,Tessari以视频文件中第一次介绍了他的著名的“涡流技术”(“tourbillon technique”),无需使用特殊器材即可制备出稠如奶油的泡沫,仅仅是使用普通的医疗器材(普通注射器和三通开关)和几个抽吸动作。2001年Tessar发表了有关提高泡沫标准化的抽吸过程的更为详细的说明[14]。
也就在2000年,Frullini描述了另一种制作泡沫的方法[15]:使用1个较小的连接器(connector)连接注射器和1个盛装硬化剂液体的具有橡皮塞的药瓶,使用类似于Tessari法的抽吸动作产生优质泡沫。
2001年,文献中提及一种“双注射器技术”(double syringe system)或称为“Tessari-DSS”技术,用1个0.2-μm过滤器(用于空气消毒)抽取空气后以Tessari法制作泡沫[8, 13]。
2002年以后,Wollmann等发表了关于不同变量及其对泡沫稳定性和血液置换作用的因果关系的实验数据,结果表明液-气比为1:4的泡沫稳定性最好,对血液的置换能力最佳[8]。
迄今为止,临床上所使用的泡沫硬化剂都是在使用前临时制备的。2001年开始,英国BTG公司下属的Provensis公司开始了商用泡沫的研制和临床试验。2008年,Varisolve?欧洲III期临床研究协作组公布了商用聚多卡醇微泡沫Varisolve?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16]。
2003年4月,欧洲专家在德国泰根塞(Tegernsee, Germany)召开了“泡沫硬化疗法欧洲共识会议”( European Consensus Meeting on Foam Sclerotherapy)[17]。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泡沫硬化剂疗法是静脉曲张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会议发表的共同声明(general statements)确定了泡沫硬化剂(sclerosing foam)的定义,规范了临时制备泡沫的方法,建议有液体硬化疗法经验的医生应用泡沫硬化剂治疗包括隐静脉主干的粗大曲张静脉。会议发表的共识声明(consensus statements)对下肢静脉曲张泡沫硬化疗法的操作方法、疗效判定进行了详细阐述。会后德国静脉学会根据会议的内容制定了“德国静脉学会硬化疗法指南”。
2006年1月,来自11个国家的29名专家再次聚集德国泰根塞召开了“第二届泡沫硬化疗法欧洲共识会议”(2nd European Consensus Meeting on Foam Sclerotherapy)[4]。为了保证泡沫硬化疗法的安全性和效果,对第一届会议提出的建议和声明进行了修订和扩展,重点集中在泡沫硬化疗法的适应证、液体硬化剂的浓度和泡沫硬化剂的用量、穿刺部位和方法、治疗效果的临床和超声评价等。德国静脉学会随即修订了“德国静脉学会静脉曲张硬化疗法指南”[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