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的历史渊源 介入放射学的诞生 现代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中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史
返回首页

泡沫硬化疗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李龙 李彦豪)(3)

时间:2021-07-02 10:58来源:www.ynjr.net 作者:杨宁介入医学网
⑶ 化学性硬化剂: 化学性硬化剂通过其直接腐蚀作用(direct corrosive effect)使细胞间粘合质(intercellular cement)裂解、破坏细胞表面蛋白质和改变静脉壁的化学键((chemical bond)而发挥硬化效应。常见的化
⑶ 化学性硬化剂:
化学性硬化剂通过其直接腐蚀作用(direct corrosive effect)使细胞间粘合质(intercellular cement)裂解、破坏细胞表面蛋白质和改变静脉壁的化学键((chemical bond)而发挥硬化效应。常见的化学刺激性硬化剂包括铬酸甘油酯(chromated glycerin)、多碘化碘(polyiodinated iodine)、20%水杨酸钠、50%奎宁乌拉坦和95%酒精。
① 铬酸甘油酯:商品名为Scleremo或Chromex,含有72%的铬酸甘油酯。在欧洲应用广泛,但FDA未批准在美国使用。与其他硬化剂相比,这种硬化剂硬化效力非常弱(在相同浓度和体积下,相当于聚多卡醇效力的?),主要用于小血管的硬化治疗。主要优点是很少引起色素沉着过度和毛细管扩张性血管丛生,也很少引起血管外坏死。主要缺点包括溶液极度粘稠,注射困难;注射时可出现剧烈疼痛;铬酸成分具有高度的致敏性;偶有肾绞痛和血尿的报道。
② 多碘化碘:商品名Variglobin或Sclerodine,是元素碘(elemental iodine)和碘化钠(sodium iodide)的混合物(mixture),同时含有少量苯甲醇。注射入血管后迅速离子化形成蛋白结合碘,可能通过原位裂解细胞表面蛋白质来发挥作用。在体内碘离子转化为碘化物后则失去硬化作用,所以其硬化作用局限于注射区域。同样在欧洲应用广泛,但FDA未批准在美国使用。这种硬化剂的缺点包括具有引起血管外坏死的高度倾向(high tendency),硬化作用局限于距注射部位的一定范围内,具有过敏反应和肾毒性的风险。
三、泡沫硬化剂的历史
 
使用硬化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早记录见于1835年,来自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的Chassaignac于1851年报道了注射氯化锌(zinc chloride)治疗1853例下肢静脉曲张例患者的资料[5]。
使用液化硬化剂治疗静脉疾病的首次报道见于1840年,当时使用无水酒精作为硬化剂[6]。鱼肝油酸钠(sodium morrhuate)是最古老的典型清洁剂类硬化剂(detergent-type sclerosant agents),1930年被Higgins和Kittel首次应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7]。1937年Biegeleisen在纽约描述了乙醇胺油酸酯(ethanolamine oleate)的应用[8]。1946年Reiner将十四烷基硫酸钠(sodium tetradecyl sulfate)引入到静脉疾病的治疗中[9],1966年后Henschel首次报道了聚多卡醇(polidocanol)在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治疗中的效果[8]。目前十四烷基硫酸钠和聚多卡醇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硬化溶液。
只有具有表面活性的清洁剂类硬化剂才可以产生泡沫。因此,1930年之前,当第一种清洁剂类硬化剂被引入时,没有人考虑过将普通液体硬化剂转变为泡沫注射。在鱼肝油酸钠开始使用后差不多十年,1939年McAusland描述了在毛细管扩张的注射治疗中泡沫硬化剂的新用法[10]。他使用了鱼肝油酸钠的“泡沫”(“froth”)形式,通过摇动橡皮帽密封瓶获得泡沫并将泡沫抽吸入注射器中进行注射。
1944年Orbach[11]在注射十四烷基硫酸钠液体之前将少许空气注射入被治疗的静脉节段以取代血管内的血液,目的在于防止注射入静脉的液体硬化剂被血液稀释,以确保硬化剂与静脉内膜的紧密接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空气阻滞技术”(“air-block technique”)。在临床上,这种技术仅用于治疗小或中等程度大小的静脉曲张。3-mL最大注射空气量成为大多数医生使用空气阻滞技术的定数。在较粗大的血管中,注入的气体漂浮于血柱中,阻碍了硬化剂与血管上壁的接触,因此不能良好地发挥作用。目前,空气阻滞技术已经不再被使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