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疾病的介入治疗 脑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多发性硬化的介入治疗
返回首页
  • [液体胶动脉瘤栓塞技术] 脑动脉瘤的液体栓塞技术 日期:2010-04-27 08:27:02 点击:213

    液体栓塞技术的应用目前是指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ONYX胶在颅内动脉瘤的应用: Take等[1]首先报道了Onyx胶,它是由次乙烯醇异分子聚合物(EVOH)、二甲基亚砜(DMSO)及显影剂钽粉组成。根据EVOH在MODS中浓度的不同分为6.0%,6.5%,8.0%,分别称为Onyx18,Ony...

  • [双微导管技术] 颅内动脉瘤双微管技术 日期:2010-04-27 08:15:40 点击:159

    在宽颈动脉瘤治疗过程中,单纯的弹簧圈栓塞容易造成弹簧栓子在瘤囊内不稳定,甚至逸出危及载瘤动脉本身。双微管技术可能帮助稳定瘤囊内的弹簧栓子。即在股动脉对侧置同样的鞘、导引管、微导管,在第1根GDC送入动脉瘤囊后暂不解脱,再经第2根微导管送入第二根...

  • [球囊] 球囊辅助动脉瘤栓塞的球囊导管 日期:2010-04-27 07:36:47 点击:134

    sentry球囊 endeavor球囊 raptor球囊...

  • [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表现] Hunt and Hess分级 日期:2010-04-27 07:23:35 点击:397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HUNT-HESS分类:(HH 分类) 评分 描述 0 动脉瘤未破裂 1 无症状,或轻度头痛,轻度颈项强直 1a 无急性脑膜/脑反应,但有固定的神经功能缺失 2 中等至重度头痛,颈项强直,或颅神经瘫痪 (如 III,IV) 3 嗜睡或混乱,轻度定向障碍 4 昏迷,中等...

  • [急诊脑动脉瘤栓塞] 急诊脑动脉瘤栓塞 日期:2010-04-26 17:05:48 点击:143

    颅内动脉瘤破裂的自然死亡率及致残率高达65%以上,主要原因是出血本身、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而再出血多发生在第一次出血后7d内,且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也多始发于这一时期[1]。再出血后的死亡盛高达50%, 因而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3天内是治疗的最佳时机,是进行...

  • [血管痉挛期的技术选择] 关于血管痉挛期的技术选择 日期:2010-04-26 16:30:37 点击:147

    尽管动脉瘤治疗时机有争议,但破裂动脉瘤一经诊断应及早治疗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在血管痉挛期因可能发生严重的血管痉挛导致操作失败,所以对于破裂的动脉瘤,只要病人的一般情况许可,可力争在破裂的3天内或更早实施GDC,此时脑血管痉挛程度轻,易于微导管...

  • [前交通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日期:2010-04-26 16:22:54 点击:183

    前交通动脉瘤由于其位置深,手术难度较大,对于向上生长的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由于动脉瘤颈完全处于双侧A2段之间,手术空间非常小,动脉瘤夹操作困难,术中易发生出血和损伤前交通动脉以及一侧A2段[1]。随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发展,运用微导管技术在脑血管造影的基...

  • [颈内-后动脉交通动脉瘤] 颈内-后动脉交通动脉瘤 日期:2010-04-26 16:18:41 点击:202

    颈内-后交通动脉瘤是指颈内动脉-后交通分叉部位的动脉瘤,国外资料报告占颅内动脉瘤的25%,仅次于前交通动脉瘤。而国内样本资料统计结果表明占颅内动脉瘤第1位 (1) 。对后交通动脉瘤而言,血管内栓塞治疗微导管易到位、创伤...

  •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日期:2010-04-26 15:53:04 点击:259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的应用,使血管内栓塞治疗成为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由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解剖的及该部位动脉瘤形态的特殊性,使该部位复杂动脉瘤难以达到致密栓塞,并容易影响分支血管而产生脑...

  • [H&H分级的选择] H&H分级的选择 日期:2010-04-26 15:48:43 点击:188

    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HH,IV级和V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时机和方法一直是有争论的。很多文献报告GDC手术治疗改进了这类病人的临床预后、降低了病死率,也有很多HH级,IV和V级动脉瘤患者被排除在治疗外。对于IV、V 级的患者,GDC栓塞的死亡率很高,但这并不能成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