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untzig 和 Hopff [4] 引入球囊导管室在1974年。这种“僵硬(rigid)”球囊是由聚氯乙烯制作的。由于其低顺应性,其可以应用4-5大气压使球囊扩张到预定的4-8mm直径很少有球囊破裂和血管过度膨胀的危险。和以前的系统比较球囊导管明显的优势是7F的导管可以扩张12F直径的血管,减少了血管穿刺部位的并发症发生率。
Dotter 和 Judkins [1] 共轴导管扩张血管狭窄的方法并没有在美国被广泛的接受,但在欧洲获得推广,并介绍他们的经验[5]。Gruntzig-Hopff 球囊导管发明后的3~4年,“球囊热”开始在美国得到传播,成为介入放射学领域内最先进的治疗技术[6,7]。我们只能推测美国这种经皮导管血管再通术的“慢热型(delayed enthusiasm)”是由于球囊导管引进到其它相关因素。有兴趣的是正当美国经皮血管成形术走红的时候,作为超声和CT广泛应用的结果,诊断性血管造影的例数不断地下降。
当年,Dotter-Judkins共轴Teflon 导管和Staple-van Andel 改良的锥形Teflon 导管一直和继续以各种大小不同的大小(French)在应用。而Porstmann [8]发明的用于扩张髂动脉病变的一种称为“笼”的球囊导管开始。Dotter虽然继续
使用他的同轴导管系统扩张股腘动脉,但他更喜欢髂动脉球囊导管。
1974年,Gruntzig 提出经皮经腔球囊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PTA)以来,该项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几乎所有血管领域里,为治疗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疾病的方法中最有价值的一项微创技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曾经在血运重建的治疗历史上发生爆炸式的增长。并在当时引起临床医生和病人的广泛兴趣和接受。
到现在为止球囊导管的各种设计和技术参数的不断改进,促进了PTA在很多不同领域内的应用。当选择球囊导管扩张时,球囊大小、顺应性、扩张力和爆破压都是其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
球囊的顺应性由球囊压力与直径的变化所决定的。典型的球囊由PVC、尼龙(nylon)或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TFE)材料制成。尼龙的顺应性最小。理想的球囊导管可以提供充分的压力减少狭窄“腰”同时不会过度扩张或扩张在正常血管直径之下。非顺应性球囊可以被充盈较高的压力而相对较小的球囊直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