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概论颅内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 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 颅内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 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选择
返回首页

颅内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3)

时间:2013-04-03 00:46来源:未知 作者:Mr.Editor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死亡率为20%-30%,明显高于颈动脉系统。后循环动脉狭窄的自然病程中,卒中的发生率较高,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致命卒中及突然死亡的发生率为10%。后循环卒中发生后短期死亡率为3%-4


       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死亡率为20%-30%,明显高于颈动脉系统。后循环动脉狭窄的自然病程中,卒中的发生率较高,后循环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致命卒中及突然死亡的发生率为10%。后循环卒中发生后短期死亡率为3%-4%。基底动脉闭塞性疾病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椎一基底动脉卒中预后,与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程度、是否有动脉病变,梗死部位和程度以及缺血发生机制有关。排除患者的年龄和危险因素的影响,心源性栓子、累及基底动脉的病变、颅内多处病变造预后不良的预测因素。 

       后循环卒中的患者,其危险因素及种族分布特征与前循环一致。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约61%的患者存在高血压,糖尿病在颅内血管病变的患者中也较为常见,而对于颅外动脉病变的患者,有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病变者较多。 

       后循环血管狭窄病变常伴有冠心病及心机梗死,心源性栓子脱落是导致后循环卒中的首要原因。研究表明,6个月以内发生过后循环卒中或TIA的患者,35%伴有冠状动脉疾病,64%患有心脏疾病。故后循环卒中或TIA的患者也应对其心脏功能及心血管状况进行评估。 

       颅内椎动脉狭窄常与基底动脉狭窄同时存在,与颅外椎动脉狭窄相比,颅内椎动脉狭窄更易发生脑干梗死。颅内椎动脉狭窄在中国人、日本人、黑人及女性中发生率较高,椎动脉颅外段狭窄在男性白人中发生率较高。

7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药物干预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干预首先是控制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血脂代谢异常及不良生活习惯的管理和治疗。常用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抗血栓药等。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是最常见治疗,其中阿斯匹林和华法林是最常见的药物。 

       WASID研究(wafarin vs aspirin for 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disease)是颅内动脉狭窄药物治疗的经典研究,包括2个内容来评价华法林和阿斯匹林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治疗。第一项研究是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中心的1985-1991年经造影证实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其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大于50%,使用阿斯匹林和华法林有效。在平均14.7个月的随访中,华法林治疗组有8.4%的卒中发作或死亡,而阿斯匹林组在平均19.3个月的随访中,大卒中发作或死亡率是18.1%。在后循环组的100例患者平均随访13.8个月,在基底动脉狭窄区域每年的卒中发作率是10.7%,椎动脉系统发作率是7.8%。根据这一回顾性分析,研究组设计了随后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华法林、阿斯匹林之后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研究),由北美59个中心参加,时间1998-2003年,入选的患者均经血管造影证实颅内动脉狭窄大于50%的TIA或轻度卒中患者,接受华法林(INR控制在2.0-3.0)或阿斯匹林(1300mg/d)治疗。由于华法林存在安全问题,在治疗569例患者后(平均随访1.8年)提前结束了这一研究。初步研究资料显示,在阿斯匹林治疗组,在狭窄血管区域年卒中发生率是12%,在华法林治疗组是11%。从研究的终点事件(缺血性卒中、脑出血和其他非卒中的脑血管因素的死亡率等并发症)来看,阿斯匹林与华法林的效果无显著差异(22.1%对21.8%),虽然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相近,但华法林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阿斯匹林组,这也是研究提前终止的原因之一,阿斯匹林组与华法林组病死率分别为4.3%和9.7% ,有显著差别,但这种差异却主要是由非血管性因素造成的,两组的出血率分别为3.2%和8.3%,有显著差异;华法林组INR低于2.0的缺血卒中率就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比INR2.0-3.0高。因此,研究组的结论为,在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方面,阿斯匹林的疗效优于华法林,但两者的疗效均不是十分满意。 

       很多大型临床实验显示,他汀类降脂药可通过延缓主动脉和颈内动脉慢性粥样斑块而降低卒中发生率,这种预防作用不仅仅是通过调脂实现。他汀类药物可阻断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关键-异戊二烯合成途径,即通过拮抗炎症和细胞增殖等多效分子生物途径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产物血管紧张素(AngII)是一种重要的内源性促炎因子和细胞生长因子,通过多种机制促进炎症的发展。降血压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其受体拮抗剂(ACR),可通过抑制AngII的生长因子,发挥延缓甚至逆转作用,因此具有预防和改善脑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基底金属蛋白酶(MMPs)是造成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主要原因,斑块破裂引起一系列相关的临床事件。临床上应用抑制MMPs有关药物,主要有两类,抗氧化剂和调脂药。普罗布考(丙丁酚)是合成的抗氧化剂具有断链抗氧化剂和氧离子捕捉剂的性能,降低MMPs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巨噬细胞MMPs分泌及其活性,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作用。Tadateru等发现,他汀类药物与抗脂质氧化剂普罗布考联用,能更显著缩小斑块体积,更有效稳定斑块。在动脉粥样硬化的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FAST研究(福冈AS临床实验研究)发现,普罗布考显著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同时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