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概论颅内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 颅内动脉狭窄的病因 颅内动脉狭窄的病理生理 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选择
返回首页

颅内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

时间:2013-04-03 00:46来源:未知 作者:Mr.Editor
颅内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作汉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 颅内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10%-29%的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美国每年有4-6万新发作的卒中患者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占10%-20

 颅内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研究


作者:李作汉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

       颅内动脉狭窄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约10%-29%的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美国每年有4-6万新发作的卒中患者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占10%-20%左右。亚洲国家颅内动脉狭窄是卒中发作或再发作的主要原因。我国每年新发作卒中患者约200万,其中70%为缺血性卒中,而缺血性卒中患者中30%-70%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我国大概每年有40-50万新发的卒中患者与颅内动脉狭窄有关,是美国的10倍。

       Marzewski等在平均随访3.9年内,颈内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脑缺血发生率为27.3%,其中卒中发生率为15.2%,缺暂性脑缺血发作发生率为12.1%。与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相比,颅内动脉狭窄有更高的卒中或死亡危险性。
 
1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种族的关系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病变分布存在种族差异,白种人多倾向于颅外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而黑人倾向于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影像学和病理检查证实,欧美人颅外动脉狭窄多见,而亚洲黄种人、黑人和西班牙裔则以颅内动脉狭窄多见。在白种人群中,20%-30%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颈内动脉颅外狭窄或闭塞。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亚洲黄种人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原因,经脑血管造影对照研究发现,85%美国白种人有严重的颅外颈动脉狭窄,而83%日裔黄种人存在严重的颅内动脉狭窄。在华裔黄种人和白种人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的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华裔黄种患者大脑中动脉主干狭窄的发生率为24%,而白种患者的发生率仅为14%。 

       我国颅内动脉狭窄的流行病学研究,北京宣武医院2001年5月-2005年5月15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的脑血管造影显示, 颅内动脉狭窄850例(56.7%),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250例,占全部颅内动脉狭窄的29.4%。北京协和医院对96例TIA患者进行TCD、颈动脉彩超和DSA检查,发现51%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而颅外血管病变仅为19%。在香港随机对114例各种原因死亡的香港人进行尸检,发现31%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且颅内血管病变较颅外血管更为严重,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则颅内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更高。在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2000)收治的70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检查发现,47%有大动脉闭塞,其中37%有颅内动脉病变,而颅外动脉病变仅为2.3%。在台湾卒中患者中,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病变仅占卒中病因的8%,而颅内血管病变发生率是颅外段的2倍。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存在种族差异,其可能机制:不同种族的遗传易感性不同;环境因素,如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 

       种族是唯一与动脉粥样硬化部位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但种族差异不是绝对的。近年来我国颈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狭窄的发生率较过去有所提高,已逐步接近欧美国家水平,这可能与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有关。

2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卒中家族史、心脏病史是颅内动脉狭窄常见的危险因素,几种危险因素并存可使动脉狭窄的危险性明显增加。血脂代谢异常包括总胆固醇(Th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下降;由于血脂代谢异常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表明,颅内动脉狭窄更常见于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显示,收缩压升高或高血压状态与伴有II型糖尿病的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呈显著相关。北京宣武医院资料显示颅内动脉狭窄单纯伴有糖尿病者27%,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占39%,高血脂症占21%,原因不明占47%,其中45岁以下患者原因不明者占78%。徐安定等(2004)通过对一组高血压伴有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研究表明,血脂代谢异常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高ThC、LDL-C、Lp(a)、apoB水平,低apoA/apoA比值是促动动脉粥样硬化因素。研究显示无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组病人血ThC、TG、LDL-C、apoB水平明显增高,apoA/apoB比值明显降低。有的研究发现吸烟年限是颅内动脉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了凝血系统功能如升高纤维蛋白元,增强血小板聚集性,降低HDLC-C等。 

       动脉粥样硬化斑形成过程:(1)各种高危因素如高血脂症、高血压和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炎症细胞和过量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聚集于受损的内皮处。(2)单核细胞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内皮进行浸润。(3)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摄取过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最终转化为泡沫细胞。(4)泡沫细胞形成动脉壁脂纹基础,随着更多的脂质、巨噬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加入,斑块逐渐增大。(5)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包含一个脂核心,其表面由纤维帽覆盖,具有较薄的纤维帽的斑块容易破裂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分为两类: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不稳定斑块特点是:脂核大于50%,纤维帽薄,平滑肌细胞与胶原蛋白少,泡沫细胞数量多于稳定斑块的2-3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含量多。反之,则为稳定斑块。 

      斑块的稳定与否和斑块的大小无关,即造成血管70%狭窄的斑块与造成50%狭窄的斑块之间,前者不一定比后者不稳定。不稳定斑块易破裂导致临床症状的最终出现。不稳定斑块破裂的原因分为内外两大类因素,常见的外在因素,如血压升高、血管痉挛;而内在因素如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造成斑块破裂的主要原因。 

       泡沫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经典细胞,在整个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泡沫细胞分泌MMPs,降解基底膜,使平滑肌细胞迁移,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泡沫细胞通过分泌MMPs,降解纤维帽,使斑块破裂,引起一系列相关临床事件。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