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肝癌 我们看到的淋巴细胞是什么? 学术生态与学术批评的类型/特点 HAIC老技术新方法? dTACE还是cTACE,为什么? 解读BCLC 2022 介入医学伦理 GGO/GGN 消融治疗? Y90的 COST effect 从天而降的区块链 关于门静脉高压 TACE 2021指南解读 关于介入放射学编码 PPS关于DIC 下消化道出血栓塞:需要栓塞多远? 当需要TIPS,门静脉血栓 也谈介入放射学的未来 关于介入放射学的基础教育
返回首页

关于DIC(2)

时间:2021-04-26 18:38来源:www.ynjr.net 作者:杨宁介入医学网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Stages of DIC) DIC通常分为三期,即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基本特点 表现 高凝期 凝血系统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多,导致微血栓形成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消耗性低凝期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Stages of DIC)

 
DIC通常分为三期,即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基本特点 表现
高凝期 凝血系统被激活,血中凝血酶量增多,导致微血栓形成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消耗性低凝期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消耗而减少,继发纤维蛋白原减少,纤溶过程逐渐加强 出血
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纤溶系统异常活跃,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形成且具有很强的抗凝作用 出血十分明显

 

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Manifestation of DIC)

 
DIC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但主要表现是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和贫血。

 
 

(一) 出血 (Hemorrhage)

 
出血是DIC最初及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患者可有多部位出血倾向,如皮肤瘀斑、紫癜、咯血、消化道出血等。轻者仅表现为局部(如注射针头处)渗血,重者可发生多部位出血。出血的机制如下:
 
1.凝血物质被消耗而减少 在DI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明显减少,导致凝血障碍而引发出血。
 
 
 
2.继发性纤溶亢进 活化的凝血因子Ⅻa可激活纤溶系统,使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纤溶酶既能溶解已形成的微血栓纤维蛋白凝块,引起血管损伤部位再出血,还能水解多种凝血因子和凝血酶原而造成低凝状态,加重出血。
 
3.FDP的形成 FDP是纤维蛋白原在纤溶酶作用下生成的多肽碎片,可抑制凝血酶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加重出血。
 

(二) 休克(Shock)

 
广泛的微血栓形成使回心血量明显减少,加上广泛出血造成的血容量减少等因素,使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微循环障碍而引起休克。DIC形成过程中产生多种血管活性物质(激肽、补体C3a和C5a),造成微血管平滑肌舒张,通透性增高,回心血量减少。
 

(三) 器官功能障碍 (Organic dysfunction)

 
DIC时,广泛的微血栓形成导致器官缺血而发生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发生衰竭。累及的器官有肾 (临床表现为少尿、蛋白尿、血尿等)、肺(表现为呼吸困难、肺出血)、肝(黄疸、肝功能衰竭)、肾上腺皮质出血及坏死造成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称为华-佛综合征(Waterhouse-Friderichsen syndrome);垂体微血栓引起的垂体出血、坏死,导致垂体功能衰竭,即席汉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
 

(四)贫血(Anemia)

 
由于出血和红细胞破坏,DIC病人可伴有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这种贫血除具备溶血性贫血的一般特征外,在外周血涂片中还可见到一些形态特异的红细胞碎片,称为裂体细胞(schistocyte)。这是因为循环中的红细胞流过由纤维蛋白丝构成的网孔时,常会粘着或挂在在纤维蛋白丝上,加上血流的不断冲击,引起红细胞破裂。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