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是西方国家的第三位死因,总人口的年度卒中发生率为约2.4%。过去二十年中,尽管脑卒中的死亡率下降了,但是仍然引起严重的致残和一系列相关的社会问题,是成人致残的首要原因。这些卒中约有25%是颈动脉狭窄性疾病导致的。卒中是严重长期残疾的最主要原因在美国有超过110万人由于卒中而功能受限。
在美国,卒中是位于心脏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死亡原因(164,000/年)【1】,发生率1000,000 /年,500,000为首次脑中风发作,200,000为复发性脑中风,24万暂短性脑缺血发作(TIA)【1,2】。
平均每45秒就有1例卒中,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脑卒中病例中,脑缺血病为88%(包括脑血栓形成、由血凝块,斑块或颈动脉狭窄导致的脑动脉栓塞),出血性疾病(血管破裂引起的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2%[12],在脑缺血的疾病中25%为颈动脉疾病引起。
动脉粥样硬化占所有卒中原因的三分之一。
5~12%初发卒中由可行可行血管重建的颈动脉狭窄性疾病所致。在美国每年用于治疗的花费和丧失的生产力预计达到300亿美元,2006年卒中的直接和间接费用估计为576亿美元【1】。基于大型的人群的研究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内动脉狭窄在人群中的发生率并不高,病人中绝大多数是无症状的。卒中危险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颈动脉狭窄的患病率在六十几岁的人群中约为0.5%,在80岁以上的人群中增至10%。老年人群的增长是卒中致残人数不断增加的根源。非洲裔、拉美裔美国人和糖尿病患者卒中危险度增加主要因为他们和高血压强烈相关【3】。
大约50%的卒中发生在颈动脉支分布区虽然颅外颈动脉疾病多发生于高加索人,颅内颈动脉疾病更常见于非洲裔、拉美裔美国人和亚洲人【4~7】。可以进行血管重建的颈动脉闭塞性疾病占所有初发卒中的5%~12%【8-11】。颈动脉狭窄的进展速度是无法预料的,它可以快速进展,或缓慢进展,也可以维持稳定好几年。近80%的颈动脉分叉分布区栓塞所致的卒中可以毫无预兆就发生,强调对患者仔细随访的必要性【8~11】。
目前美国每年颈动脉重建包括117 000次CEA【1】和7 000到10 000次颈动脉支撑架(CAS)手术。FDA在2004年8月批准了首批用于高危病人的CAS器材,并且,当时美国CMS在2005年3月批准可有限赔付CAS。颈动脉支架术同CEA相比创伤性更小。视正在进行的注册研究和随机临床试验结果以及CMS保单赔付要求变化,CAS数量可能迅速增长,总结目前关于CAS所有知识,并为建立跨学科指南奠定基础。
还有调查显示,在65岁以上的无症状人群中,颈动脉狭窄大于等于50%的发生率大约是8%,而表现出一过性脑缺血或者脑卒中的患者中的狭窄发生率要远远的高,大约是30-60%。很多年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颈内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关系。所以,从解剖上解决粥样硬化的颈内动脉的手术对于预防脑卒中发作一直吸引了人们很大的注意力。
对于出现症状的颈动脉狭窄程度等于或大于50%的病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一直已被接受的标准治疗方法。美国的年手术量高达10万例。另外,在过去的30年中,血管内技术发展起来,并且进展为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这种微创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并日益对颈动脉手术的地位形成挑战。为此由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临床专家共识文件(CECD)专门工作组发布,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血管医学和生物学协会(SVMB)、介入放射学会(SIR),以及美国介入与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SITN)联合发起颈动脉支架技术(CAS)现状和展望的临床专家共识文件。这份ACCF和共同发起组织有关新出现的颈动脉支撑架技术和/或临床实践方法的意见告知业者、付款人以及其他有关方面。对于技术和/或临床实践方法的证据基础和经验尚不足以用于制定正式的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实践指南时,设计选择一些主题形成专家共识文件
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血管病所致的脑中风,成为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威胁。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年发病率1997年达到200/10万,超过300万人,因脑卒中死亡者已跃居首位,存活者中约3/4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力。虽然脑中风仅次于恶性肿瘤,是城镇居民的第二位死因。但也有报告,中风已经成为中国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13】。血管再通在国内开展得较晚,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囿于人们的传统观念:东方人颅外段颈动脉病变少见。这种观念显然缺乏依据,难免偏颇。所幸大家已经重视这一问题,国家已将之列入“九五”和“十五”重点攻关项目。我国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急性脑梗塞病人中颅外颈动脉狭窄者占22%。
1. Thorn T,Haase N,Rosamond W,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6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 Circulation 2006;113:e85-e151.
2. Kleindorfer D,Panagos P,Pancioli A,et al. Incidence and short-term prognosis of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in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Stroke 2005;36:720-723
3. White H,Boden-Albala B,Wang C,et al. Ischemic stroke subtype incidence among whites,blacks, and Hispanics: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 Circulation 2005; 111: 1327- 1331.
4. Bamford J,Sandercock P,Dennis M,Burn J,Warlow C. Classification and natural history of clinically identifiable subtyp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Lancet 1991;337:1521-15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