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建议治疗PE的导管介入的肺动脉内溶栓方案: 尿激酶:在2小时内每小时注入250,000IU尿激酶,加入2,000IU肝素,此后在12-24小时内每小时注入100,000IU尿激酶。 rt-PA:给予10mg冲击量后在2小时内给予20mg/小时(总量50mg),或在7小时内给予100mg。或者给予20mg的冲击量,随后进行机械碎片处理并且在2小时内给予80mg(总量为100mg)。 肝素:灌注量为1,000IU/小时,保持PTT在正常值上限的1.5至2.5倍(同以上方案联用)。 需要每4-6小时监测一次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如果该值降至初始值的30-40%以下,可能需要停止灌注或减少灌注量。也可以测量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以及rt-PA抗体的水平。联用其它技术,例如机械血栓碎吸处理以及脉冲给药,球囊血管成形导管,或其它装置有可能增加溶栓的速度。碎片处理后血栓表面积增加可能是这种情况下促进血栓溶解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对血栓进行碎吸处理,随后较小的血栓碎片分散入周围分支血管中,这样使肺动脉压下降,肺血流量增加。在进行操作后,超过90%的病人都可以观察到临床改善,但相应的生存和长期肺灌注的改善还没有得到证实。尽管可以进行合理地推测,即早期再灌注能够改善长期结果,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随机研究来证实这一假设。在一份最近的报告中,使用rt-PA后94%的病人都实现了快速血栓溶解,66%的病人有显著的血栓溶解。 同静脉灌注技术相比,导管介入溶栓的出血并发症似乎要少些,但目前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一点。然而,导管介导灌注rt-PA的严重出血发生率为6%,相比之下1970年代UPET研究在Ⅰ期和Ⅱ期中经外周注入尿激酶的严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7%和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