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和长期透析管置入的术前准备 临时和长期透析管置入术患者知情同意书临时和长期透析管的选择 肾透析导管技术的选择
返回首页

临时和长期透析管的特征

时间:2010-10-14 12:44来源:未知 作者:Mr.Editor
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透析导管,虽然这些导管之间有微小的不同,但其基本原理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血液透析导管 (hemodialysis catheter,HDC) 的制造材料是多聚合物,通常是聚氨酯或硅树脂,以防止导管过柔软和确保它的血液相容性。但为了避免对血管壁

       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透析导管,虽然这些导管之间有微小的不同,但其基本原理相同,使用方法也相同。血液透析导管 (hemodialysis catheter,HDC) 的制造材料是多聚合物,通常是聚氨酯或硅树脂,以防止导管过柔软和确保它的血液相容性。但为了避免对血管壁的损伤,半硬的导管好于硬导管。有些新设计的聚氨酯导管在插入时是半硬的,在血管内由于体温的作用变软,因此对血管壁的损伤变得最小。双腔导管的外径通常在11F和14F之间变化,动脉腔和静脉腔或并排或同轴的形式制造。为了减少再循环( recirculation ※),动脉腔的末端口在静脉段口近侧2~3厘米。多数制造商提供三种不同长度的透析管以适应不同的入路。最常见右颈内静脉途径的导管长度15~16cm,左侧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透析导管需要10~20cm长,而股静脉则需要24厘米长,以便在尖端透析中减少再循环。这些导管最大的不同分为非隧道导管,隧道导管以及透析港(或泵)。

       非隧道导管设计用来进行临时血液透析,一般使用不能超过三周[1]。最常通过境内静脉入路进入上腔静脉,当必需时,偶尔也通过股静脉入路。股静脉非隧道导管因为有增加感染的危险一般不能超过5天[2]。这类经皮穿刺后导管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不需要建立皮肤进入位置与血管之间的皮下隧道,随时间延长感染率增加。意外导管的脱位导致严重出血的可能性增加。因此,作为常规,非隧道导管是作为临时应用的,最常用于急性透析所需。
 

用于临时或紧急的透析治疗的非隧道导管
用于临时或紧急的透析治疗的非隧道导管
 
 
 
用于长期透析的隧道导管
用于长期透析的隧道导管
 
 

用于长期透析的隧道导管

       隧道透析导管设计用来时间更为长久的血液透析治疗,由硅树脂或其他软多聚合物制造,被认为是抗血栓的材料。可以保留导管时间至数月,甚至数年。这类导管腔比临时透析导管大,以保证高速血流。和临时非隧道导管一样首选经颈内静脉入路。隧道导管一般经锁骨下几个厘米进入皮肤,经皮下隧道进入颈内静脉下端及上腔静脉。这类导管在导管末段周围有一个Dacron鞘,在皮下隧道内,皮下组织生长与其发生粘连并“封闭”了隧道。这一装置被认为防止皮肤细菌沿导管迁移进入血液,起到抗感染的作用[3],同时也可以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位。
 

       多数隧道和非隧道透析导管有两个分别的管道。一个作为动脉功能或流出道,它可以收集病人的血液并连接进入透析机器。另一个管道作为静脉,将透析过的血液返回到病人。为了防止未透析的血液混合,两腔在整个导管都互不相通。但导管座的部位固定形成一个单独的部分。市场上至少有一个导管系统是完全分开的(Tesio twin dialysis catheter system, Medcomp, Harleysville, PA)。

       三腔临时透析导管也开始应用,另外的一个通道主要用于液体或/和药物的进入,多中心研究表明比较双腔导管,三腔导管并没有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和减少血流的速率。

        有些导管通过到导管尖不同距离的边孔与血流交通。还有一些导管有两个不同长度的导管腔,其一个末端超过另外一个,被称为“step-tip”设计。不像灌注导管,为了更有效进行透析治疗,透析导管两个腔末端孔必须有两个不同的位置分别与血流交通。以这样的方式,血流可以在上游被收集起来,经透析过后的血流可以在相对下游的位置返回。这样可以防止将已经经过透析机的血流再次被导管收集,这种现象被称为再循环(recirculation)※,其将明显降低透析的效率[4]。

        导管的直径是不一样的,但多数在11~15F之间。直径和端孔/边孔排列的不同可以对血流有影响。血流大于300ml/min才可以进行充分有效的透析治疗[5,6]。因此,选择最好的导管时,各种导管血流数据的比较是非常重要的。

        ※ 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再循环(dialysis access recirculation,R)是部分己透析过的血液不经过体循环直接从静脉端向动脉端的回流,它降低了血液中溶质的量,使血液中可透析的溶质浓度低于全身血液该物质的浓度,削弱了透析效率,影响了透析充分性。
 

1. Fan PY. Acute vascular access: new advances. Adv Ren Replace Ther. 1994;1:90–98.
2. Montagnac R, Bernard C, Guillaumie J, et al.. Indwelling silicone femoral catheters: experience of three haemodialysis centres. Nephrol Dial Transplant. 1997;12:772–775.
3. Flowers RH, Schwenzer KJ, Kopel RF, et al.. Efficacy of an attachable subcutaneous cuff for the prevention of intravascular catheter-related infec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 1989;261:878–883.
4. Pannu N, Jhangri GS, Tonelli M. Optimizing dialysis delivery in tunneled dialysis catheters. ASAIO J. 2006;52:157–162.
5.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 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Vascular Access, 2000. Am J Kidney Dis. 2001;37(Suppl 1):S137–S1812006
6. Trerotola SO, Shah H, Johnson M, et al..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high-flow versus 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 catheters. J Vasc Interv Radiol. 1999;10:1032–1038.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