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选择性动脉局部溶栓
时间:2010-10-10 23:51来源:未知 作者:Mr.Editor
通常只有在诊断性检查之后才能进行溶栓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诊断性血管造影作为检查手段,但在有些情况下,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会成为主要的检查方法。如果以无创血管检查作为诊断手段,就需要根据在检查中看到的解剖部位选择适
通常只有在诊断性检查之后才能进行溶栓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诊断性血管造影作为检查手段,但在有些情况下,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CT血管造影(CTA)会成为主要的检查方法。如果以无创血管检查作为诊断手段,就需要根据在检查中看到的解剖部位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如果病人一开始就接受血管造影检查,则通常选择病变对侧股动脉穿刺作为入路行诊断性检查。有些血管闭塞可以通过对侧诊断性动脉造影所用的通路进行治疗。这样可以避免第二处动脉穿刺,但使用对侧入路时穿越闭塞部位可能会有困难。通常情况下选择闭塞动脉同侧入路。对于重度肥胖的病人,或移植血管闭塞而血管吻合近端没有“乳头”因而无法进入移植血管,或是移植血管吻合近端靠近股总动脉起点时,腘动脉入路也许更有利于操作。对于外周动脉旁路移植的人造血管闭塞,可以使用与进入闭塞的透析移植血管完全一致的方法直接送入交叉导管(图15-2)。这种方法可以同时进到吻合血管的近端和远端,既可以进行溶栓,也可以进行经导管血管成形术。
先以导丝穿过闭塞部位。软头导丝不容易穿破内膜,因此常首先使用。亲水的导丝尤其适合于处理困难的闭塞。如果其他方法失败,Rosen导丝和直导管配合使用可能会取得成功。当导丝无法穿过闭塞部位时,溶栓治疗的价值存在一些争议。McNamara等人相信,不能将导丝穿过动脉闭塞部位预示着对溶栓治疗反应不佳。但是,Smith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无法用导丝穿过闭塞部位对于溶栓成功与否并没有太大影响。如果能至少部分刺入闭塞部位,绝大多数操作者愿意尝试溶栓治疗。
置入导管后,开始输注纤溶剂之前可以先进行软化或脉冲喷射。导管可靠固定后,将病人转入过渡监护病房或重症监护病房进行监护。检查穿刺部位情况并监测红细胞压积以观察有无出血性并发症。需经常对患肢的神经功能状况进行评价,也要注意观察距治疗部位较远处的出血证据。应查便常规以判断有无出血,也应观察静脉输液部位有无出血。不应进行肌肉注射,并尽量减少任何类型的静脉内置管。
通常应每2-6小时较频繁地进行血管造影以监测溶栓过程。可以据此调整溶栓剂的剂量和导管的位置。如果一大早就开始溶栓,那么病人应该在下午返回血管造影室评价溶栓进程。如果连夜输注,则应在第二天重复血管造影。在某些情况下,比如使用大剂量方案时,夜间输注速度会减小以使夜间溶栓剂能够以慢速输送。如果根据动脉内血栓已被完全清除或前后两次血管造影没有变化而做出溶栓已经完成的判断,则余下的狭窄可以用球囊血管成形术或血管内支架或两者结合使用来进行处理(图15-3)。如果血管造影提示有残留的血栓,则可以继续进行灌注。溶栓剂的灌注通常在治疗开始36-48小时后停止,因为随着操作时间的延长,其相关风险也相应增大。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