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危险因素
确定卒中危险因素对于卒中的预防是重要的,因为纠正其中的很多因素能够降低卒中的危险。种族、年龄、家族史是卒中危险的重要决定因素,但是这些因素是不可改变的。虽然没有在严重颈动脉狭窄病人中进行过特别的评价,不论是否进行颈动脉重建,还是推荐改变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内科治疗以限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减少临床事件。
改变危险因素治疗目标[1]
高血压治疗高血压是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原因是高血压对体循环和脑循环有直接的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并且同心肌梗死和心房颤动强烈相关,而这二者都可以增加脑栓塞的危险[94]。血压的增加和卒中危险度的增加之间呈线性关系,甚至是在正常的血压范围内也是如此。收缩压超过160 mmHg 时,卒中危险度增加3倍,收缩压和舒张压对卒中危险的影响是相似的,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人一个特别重要的危险因素。血压控制是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基础抗高血压治疗的益处可以惠及所有的病人亚组特别是糖尿病病人。甚至血压的很小下降(收缩压下降10 mm Hg;舒张压3-6 mm Hg)都可以导致卒中危险度下降30%-42%。药物选择应该以美国国家联合委员会指南(JNC-7)为基础,并受合并内科疾病(例如,糖尿病、左室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和种族的影响。至少2/3的病人将需要多种药物治疗来实现血压的控制。 吸烟吸烟使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度增加近一倍,并且危险度和吸烟的数量直接成正比例。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吸烟者危险度甚至更高。吸烟者的配偶处于被动吸烟环境相对于非吸烟的邻居而言其卒中危险度几乎是增加一倍。戒烟后的5年内卒中的危险度降低至非吸烟者水平。参与正式的戒烟计划包括尼古丁替代、丁氨苯丙酬、社会支持和技能培训已经被证明是最有效的戒烟方法。
治疗血脂异常虽然血脂异常和冠心病之间的流行病学相关性勿庸置疑,它与卒中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很好的确认。事实上,在血脂和卒中之间存在不一致的联系。部分原因是由于临床报告中既有缺血又有非缺血性卒中。但是在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以及血管壁厚度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一项对70000例有高度冠心病危险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资料的总结中指出,5年的降脂治疗期间,卒中的相对危险度减自少了21%,绝对危险度减少了0.9%。这些观察表明对脑血管病患者降脂治疗对斑块稳定、内皮功能以及炎症方面有潜在的益处。 心肌梗死(MI)和卒中在美国是致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最早的病变是脂纹,是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以及T淋巴细胞在动脉壁浸润产生的结果。脂纹在生命早期就出现了,十岁以内在主动脉出现,二十岁以内在冠状动脉以及颅外颈动脉出现。脂纹开始是LDL胆固醇在动脉壁内的浸润,接下来LDL胆固醇被氧化。过程继续进展,巨噬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和分裂原诱导平滑肌细胞增生。这将导致斑块增长以及最终的血管腔狭窄。
在冠状动脉中已证明了可以将不稳定斑块逆转为稳定斑块,并且近期这一点在颈动脉也得以证明。许多稳定斑块的方案都将焦点集中在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上,通过他汀类药物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状态,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或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上有大量的数据支持使用他汀类药物降低LDL胆固醇,轻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并且,除了对胆固醇的作用外,还从总体上改善了内皮细胞的功能异常状态。雷米普利,一种长半衰期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已被证明可以降低心梗,卒中,和其它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且这些作用都不依赖于它对血压的作用。包括叶酸,维他命B6和维他命B12的维生素补充制剂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但它对于降低颈动脉粥样硬化或复发性缺血性卒中的作用仍有待证明。
C型利钠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是1990年Sudoh等[2]在猪脑中发现的利钠肽家族的第3个成员,其与心房利钠肽(ANP)、B型利钠肽(BNP)共同构成利钠肽家族的主要成员(此段未完待续)。 糖尿病 虽然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脂血症之间强烈相关,它仍是一个很强的独立的卒中危险因素,相对于非糖尿病病人而言,可以增加2倍的危险。糖尿病和高血压共患病人同两者均正常患者相比,其卒中危险增加6倍;同正常血压的糖尿病人相比,危险增加2倍。虽然严格的血糖控制的确有助于微血管并发症的预防(肾病、神经病、视网膜病)[106],但是对于减少卒中的益处尚不确定。
肥胖 腹部肥胖对于是否出现膜岛素抵抗、高血压、血脂异常,以及对卒中危险的影响,其作用超过了体重指数[107,108]。尽管饮食和运动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有益,没有报道显示体减轻可以降低卒中危险。
其它危险因素 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血同型半脱氨酸水平升高与心血'疾病和卒中危险增加独立相关,虽然饮食补充维生素B和叶酸没有改变这种危险。使用口服避孕药物的妇女卒中危险增加,虽然大部分危险似乎集中于吸烟者和年龄超过35岁的妇女; 如果没有其它危险因素,35岁以下的妇女似乎具有低危险度。可以根据年龄、收缩压、抗高血压治疗、糖尿病、吸烟和冠心病、充血性心衰、左室肥厚,或房颤病史来评估卒中危险,虽然其它因素(种族、颈动脉狭窄程度、TIA或卒中病史)没有包括在其中。
1. Smith S, Allen1. AHA/ACC secondary pre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nd other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2005 update. Circulation 2006;113:2363 - 72 (92) . 2. Sudoh T,Minamino N,Kangawa K,et a1.C—type natriuretie peptide(CNP):a new member of natriuretic peptide family identified in porcine brain.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0,168:863-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