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下窃血综合征 上肢动脉阻塞性病变的临床上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返回首页

经皮上肢动脉溶栓术

时间:2010-04-22 16:13来源:未知 作者:Pro.Yang
上肢动脉栓塞而导致急性缺血的发生率不及ALLI(急性下肢缺血)。上肢缺血的易患因子包括可以引起血栓的房颤或锁骨下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包括Buerger 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胸出口综合症、高凝状态和动脉创伤(包括医源性损伤)。传统的外科治疗包

        上肢动脉栓塞而导致急性缺血的发生率不及ALLI(急性下肢缺血)。上肢缺血的易患因子包括可以引起血栓的房颤或锁骨下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包括Buerger 病或系统性红斑狼疮、胸出口综合症、高凝状态和动脉创伤(包括医源性损伤)。传统的外科治疗包括对肘部以上闭塞使用的肱动脉切开球囊栓子拉栓术,以及对肘腕之间闭塞使用的搭桥术,加上抗凝和血管扩张等辅助治疗。手掌或手指的闭塞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常常要进行手指截肢。后来,一些医疗中心可以开展手掌或手指动脉的显微外科血管再通术,但是这种技术不能广泛开展。最早对上肢使用链激酶进行溶栓的报告并没有显示让人瞩目的结果,但是最近的报道已经显示使用尿激酶来溶栓的作用越来越好。


        由于上肢缺血相对发生率较低和历史上在此情况下使用溶栓治疗的限制,所以操作技术不如下肢PIAT规范。彻底的诊断性血管造影检查,包括在任何介入实施前应该进行手部血管影像的放大和动脉内使用盐酸苄唑啉。对于大部分上肢缺血的患者而言,保持足够的镇静对于获得满意的检查非常关键,因为这是血管放射检查最难处理的问题之一。


        建议使用股动脉途径进行诊断性血管造影和肘近端的介入治疗,但是对肘部以下部位的血栓则易采用肱动脉穿刺进行顺行性介入治疗。这种方法避免了将导管经过椎动脉和颈动脉起始部位,排除了导管周围血栓引起脑卒中的危险。除此之外,在臂动脉内放置一根鞘管也易于通过显微导管在腕部以下部位进行注射,对于远端和近端联合闭塞的患者,尿激酶的剂量可以在鞘管和远端导管之间隔开。因为该部位的动脉容易出现痉挛,故推荐穿刺肱动脉前舌下含服尼莫地平。如果发现治疗过程中出现痉挛,则在动脉内注射盐酸苄唑啉25毫克。已经发表的一系列文献报道尿激酶的剂量范围是40,000到250,000单位/小时,但是由于考察的病例的样本量较小,所以不能得出确定使用的剂量。我们建议用与治疗ALLI同样的剂量开始注射,包括首剂250,000单位一次注射,然后高剂量连续注射4小时,同时重复进行血管造影。如果显示治疗逐渐进展,继续给更低的速度输入尿激酶,范围在60,000到10,000单位/小时之间,每4到12小时重复进行血管造影。在此期间患者需要进行充分的抗凝,以防止导管周围血栓形成。当所有的血栓都溶解或溶栓效果大但12小时期间没有明显的进展时终止溶栓治疗。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只是小型的回顾性研究。文献回顾显示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占83%(29 / 35)。那些症状没有缓解的患者还可以继续进行了手术治疗,6位患者中的4位手术范围减小,另外2位按溶栓前的原计划进行了手术。出现了4个主要的并发症,但是只有两个对患者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一个腹股沟血肿,需要外科手术引流和另一个是肝动脉血栓栓塞,经过局部溶栓治疗后好转。有一个研究报道了一过性卒中并发症,也包括上述的文献内回顾和以后发表的一些研究中。
 

         总之,局部输入溶栓剂进行溶栓治疗是一项治疗上肢缺血的很有前景的技术,适用于很多原因造成的上肢缺血。如果遵守溶栓的一般禁忌症和注意与该部位动脉分布相关的特殊危险性,可以预期会有很高的临床成功率和相对较低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