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肠系膜缺血的名词和定义慢性肠系膜缺血的概论 慢性肠系膜缺血的病因 慢性肠系膜缺血的病理生理 慢性肠系膜缺血的临床表现 慢性肠系膜缺血的治疗选择 慢性肠系膜缺血介入治疗的历史 慢性肠系膜缺血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慢性肠系膜缺血介入治疗技术 慢性肠系膜缺血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慢性肠系膜缺血介入治疗的结果 慢性肠系膜缺血介入治疗循证医学的评价 慢性肠系膜缺血介入治疗小结
返回首页

慢性肠系膜缺血概论

时间:2012-11-19 17:09来源:未知 作者:Pro.Yang
在19世纪中叶,医学界越来越开始关注慢性肠系膜缺血性疾

    在19世纪中叶,医学界越来越开始关注慢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转到20世纪初,许多评论文章和教科书开始详尽描述这一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上的进展。

    早在1901年,Schnitzier 描述一长期餐后腹痛的病人,术中探查发现肠系膜上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狭窄的基础上有血栓形成。他的结论是,如果病人可以因为下肢动脉狭窄导致走路时疼痛,一个假设是那病人可以因为肠系膜血管狭窄导致餐后腹部疼痛。

     到了20世纪中叶,Dunphy 假设这肠系膜缺血是内脏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的。 1958年,Shaw和Maynard首次描述了肠系膜上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肠系膜缺血。至今为止,已有多个文献作者尝试其他几种手术方式,从内脏动脉分支再植入毗邻的主动脉到使用的自体静脉替代移植肠系膜上动脉。 1972年,Stoney 和Wylie 介绍经主动脉内脏血栓内膜切除术(transaortic visceral thromboendarterectomy)和主动脉内脏血管旁路移植术,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外科技术。

    慢性肠系膜缺血的诊断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实际发病率没有研究报告发表。Moawad 和 Gewertz 检索20年的文献,发现只收集到330 的报告[1]。由于许多病例没有报告,真正的发病率可能要高得多。尸检的研究支持慢性肠系膜缺血与肠系膜动脉狭窄有关的理论,选择有腹痛史的患者发现高达30%肠系膜动脉狭窄。

    慢性肠系膜缺血本身并非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但其并发症,其中包括急性血栓形成或栓塞是潜在致命的重要原因,也是这些病人进行血管再通治疗的主要的理由。慢性肠系膜缺血病人由于对餐后腹痛的恐惧,往往在减少或拒绝进食过程中患有营养不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状态,这些患者可能有长期住院的过程。性别研究显示,与男性相比女性发病更多,也有另外一些研究显示,性别分配相等。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

1. Moawad J, Gewertz BL. 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diagnosis. Surg Clin North Am. Apr 1997;77(2):357-69.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