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下面有请汪庆华教授,汪教授对社会学方面有专攻,大家欢迎, 汪庆华:在中国的这些法律界的人士,无论是法学家、律师或者是公检法的司务人员,他们的小孩都非常愿意接着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在中国做医生的父母,他们的孩子几乎没有愿意做医生的,包括我叔叔家的孩子,或者我舅舅家的女儿,没有一个人愿意做,这值得我们反思,中国医疗体制确实到了一个人有病天知否的地步,到了非改不可的局面。 第一,医改方向问题,在医疗服务市场化我非常赞成,但市场化和行政化还是市场主导、国家主导问题,我觉得要区分一下,有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医疗服务提供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医疗服务享有的问题,不应该把这两个问题混在一起,全新医疗问题,是医疗服务享有均等化的问题,在这点上,我不完全同意王建勋的看法,在医疗服务的提供商要市场化,在医疗享有的问题上要均等化,无论民众投保费用是多少,都应该享受同样的医疗服务,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至于怎么样去实现,我最后可以稍微讲一点一点台湾的经验。 第二,医疗改制保障问题,这跟中国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的路径有关,78年的改革是政府主导性的改革,表现出一个明显特征:政策推进性,这有它的好处,政策对头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政策不对头时,是集中力量办大坏事,如何把这样一种政策推行的改革路径能否转变成一种法律保障?现在发改委本身的改革的合法性来源在哪里,自我约束在哪里?怎么确保它不是一个行政主导怎么去确保,现在医疗体制最大的问题是行政化、等级化,还有一个是特权化,医疗资源非常有限,往最少的群体去投入,即公务人身上,一个人可能享有几个医疗团队的服务。 第三,医改目标,从金字塔式的结构变成均等化模式,刚才王建勋也提到,现在私有化的改革,三甲医院如果能够相对的比较均衡分配在国家各个角落,就不会出现千方百计上京城的看病问题,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但真的要去实现非常困难,因为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不仅是医疗驾驭问题,几乎所有领域里都有,因为这个国家是金字塔式的结构,是最优质的教育和医疗,公共的这种投入方面的资源,越到底下,投入越欠缺。医改的实现一定是和其它领域的改革相匹配,如果不改变金字塔式的权力运作结构和国家的社会结构,这样的目标非常难实现。 第四,医改的参照目标,我们可以看一下台湾的全民健保,台湾模式在1995年就推行全民健保,到现在为止,我觉得非常成功,因为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非常低,只到6.2%,提供医疗的便利性、专业化和均等化在全世界是非常靠前的,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在台湾看病非常方便,打一个电话,如果感冒了,在你家楼下就有诊所,就可以去看,开药,都可以去找专科的诊所,收费非常合理,因为是全民健保,不需要个人交钱。另外跟配套比较好的是医保的付费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刚才朱老师特别提到,中国核心问题是医保付费方式要进行改革,现在的公务员,包括教师不需要交医疗保险的费用,有失业保险、住房保险,在台湾分成4个类别,军、工、教、职员,还有是农民,低收入户不需要付任何的医保费,不需要付任何的保险费,完全由政府来交这个保险费用,军工教职员叫月工资的7%,由个人和单位分别承担,在医疗付费的方式里有一点点社会主义的色彩,但整个运作非常成功,到最后真正做到了,患者有选择,质量有保障,医生有尊严。能够做到这一点,这个社会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对均富的现象,权力运作是民主化的运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