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介入医学范畴内,血管支撑架(vascular stent)是指为治疗症状性血管狭窄或阻塞性疾病所特制的网状金属管。血管支架术是沿承球囊扩张成形的技术基础上,在病变血管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或闭塞段血管,以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维持血管生理腔隙,保持管腔血流通畅。血管支架主要分为冠脉支架、脑血管支架、肾动脉支架、大动脉支架等...,其通过微创方法置入人体内治疗疾病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非血管支撑架是植入于人体非血管管腔的支架。
1)动脉穿刺入路的选择:在完成了术前的检查和评估后,血管的入路选择是首先要考虑的。它们包括:
a. 股动脉入路: 逆行或顺行股动脉入路是最常见的入路选择。逆行股动脉入路是在经皮穿刺股动脉时,穿刺针头方向逆向股动脉血流穿刺,并在导丝引导下鞘管向上进入髂外动脉。如果改变穿刺针头的方向向下穿刺,鞘管在导丝的引导下顺血流方向进入股浅动脉,则被称为顺行股动脉入路。逆行股动脉入路主要治疗同侧的髂动脉病变或对侧的髂动脉、股浅动脉和膝以下动脉病变的治疗。而顺行股动脉入路主要治疗同侧的股浅动脉和膝以下动脉病变。 通常由于髂或股动脉病变过于接近股动脉穿刺的部位时考虑由对侧股动脉穿刺入路。但由于导管和导丝的可操作性的改进,在治疗靶血管对侧的股动脉入路逐渐成为现在最常采用的入路,其主要优点是治疗时不会阻碍病变一侧血流或在撤出鞘管后不需压迫同侧血流。股动脉对侧入路需要通过跨越技术(cross-over technique)将引导导管越过髂动脉分叉引导到对侧的下肢血管。用于治疗髂动脉、股动脉和膝以下动脉病变的治疗。缺点是柔顺性差的支撑架(如 Palmaz 支撑架)不适合这一入路。股动脉同侧入路目前多用于对侧入路不可能的情况下的选择,或同侧髂总动脉病变。对于主动脉分叉的双侧髂动脉病变则需要同时双侧逆行股动脉入路。 b. 肱动脉入路:在较少的情况下初始就选择肱动脉入路,主要是在穿刺部位出血的情况下有较高的肱神经损伤的发生率。通常用于其它入路失败或当其它入路不可行的时候。这一方法需要更长导丝和引导导管以及操作人员的经验。 c. 腘脉入路:当对侧入路不可行的情况下。腘动脉可以作为可选择的入路治疗股浅动脉病变。通常,病变同侧的股动脉穿刺被用来作为动脉的入路治疗股动脉狭窄/ 阻塞性病变。在很少的情况下,如果未能从近端穿过股动脉的病变可以在透视引导下进行腘动脉穿刺,或腓总动脉或胫前动脉。有一点是必须考虑到的,那就是腘动脉入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很高的。应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波引导下穿刺以防止意外地穿刺腘静脉而造成动静脉瘘。并且,胫神经有可能被直接损伤或由于穿刺后血肿而继发的肌间综合症而被损伤。 2)股动脉穿刺基本技术:
自从Seldinger 阐述经皮血管穿刺技术以来,股动脉逆行入路的建立是最广泛应用的基本技术。股动脉穿刺前需会阴部备皮以减少感染的机会,然后对两侧腹股沟韧带区域进行消毒铺巾以便一侧入路失败情况下可以穿刺另一侧股动脉。虽然两边股动脉都可以进行穿刺,但惯用右手的操作者愿意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逆行股动脉入路的穿刺前首先确定穿刺点。一般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2cm 触摸到股动脉搏动的位置为股动脉穿刺点的部位。在解剖上这一点为股总动脉的上半部分。穿刺点太靠上,越过腹股沟韧带穿刺髂外动脉,术后人工压迫穿刺部位困难,容易造成腹腔内出血或腹膜后间隙出血。穿刺点太靠下容易穿刺股深动脉同样导致术后止血困难,形成出血和假性动脉瘤形成。特别注意的初学者往往将腹部与大腿皮肤之间形成的腹股沟皱褶做为腹股沟韧带的标志。这在肥胖人群中,腹股沟皮肤皱褶下垂,导致定位过低造成股动脉低位穿刺。可靠的腹股沟韧带的标识是髂前上棘至耻骨结节的联线。事实上,股动脉安全的穿刺范围仅有2~3 cm,年轻人股动脉穿刺的安全范围比老年人更小。
确定穿刺点后,将1~2%的利多卡因缓慢注射到预穿刺部位进行局部组织浸润麻醉以减少患者穿刺时的疼痛。股动脉穿刺针有透壁穿刺针和前壁穿刺针两种选择。穿刺前用尖刀片在真皮层做2~3mm小切口为后续鞘管进入做准备。穿刺时左手食指在穿刺点上方触摸股动脉搏动,或以食指和中指分别压在上下两侧股动脉标示穿刺的位置和方向。右手以执笔方式持针,与水平30°~45°角度缓慢进针穿刺股动脉,当针尖接近股动脉前壁时可探触到股动脉的搏动,持续进针直到针尾有血喷出。透壁穿刺针在探触到股动脉搏动后,快速进针穿透股动脉前后壁,随后缓慢退针直到针尾有血喷出表明针头在动脉腔内。当针尾有搏动性出血后,略向下压针体减少针与股动脉夹角,减少引导鞘管的导丝进入股动脉的阻力。
引导鞘管的导丝经过穿刺针进入股动脉需要在透视下进行。因为深髂骨回旋动脉开口多位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上方1~2 cm 髂外动脉内。如果导丝推送受到阻力,透视下发现导丝在腹股沟上外侧腹部方向行走,表明导丝已经进入该血管。此时需将导丝重新退回到髂外动脉,稍改变导丝头端方向就可顺利进入髂总动脉上行。导丝可能遇到阻力的其它情况是导丝进入髂动脉夹层或髂动脉过度迂曲。倘若导丝前进受到阻力,透视下发现导丝在腹股沟下向外侧方向走行,表明穿刺点过低进入股深动脉的内旋股动脉和外旋股动脉分支。
确定引导鞘管的导丝在血管腔内走行至主动脉分叉以上时,沿导丝置入动脉鞘进入股动脉。动脉鞘是由鞘管和其中的扩张管组成,主要作用是为其它导管进出血管腔提供皮肤通道。特点是在鞘管尾部有防返流装置,可以防止动脉血溢出体外。
3)术中造影
引导导管或引导鞘管在导丝的引导下一旦进入靶病变血管内,需要进行血管造影以获取动脉狭窄或阻塞病变的图像。完整的血管造影应包括病变的位置、形态、流入道和流出道和侧支循环的情形。术中造影的目的是指导治疗、判断预后和术前基线资料。病变的位置可以选择与血管直径相当的球囊或支撑架;病变形态包括狭窄或阻塞、病变长短、数目和是否存在钙化,这些信息对治疗策略和器材的选择都很重要。通过侧支循环显示远端动脉主干非常有利于在正确的方向上操作血管内的导丝。而病变远端没有主干,血管的流出道较差,意味着介入治疗的预后不好,甚至放弃治疗。
4)导丝通过技术
一旦导丝被正确置入到股浅动脉中,经导丝将导管鞘送入动脉中,并经鞘管注射造影剂以获得堵塞病变的血管像。若使用5F的球囊导管,则考虑优选使用6F的导管鞘。事先进行的诊断性血管造影,并通过延长图像采集时间,使通过侧支循环显示阻塞病变远端的主干血管显影,以及采用路图技术对于操纵导丝沿正确的方向前进是很有帮助的。 通常“J”型亲水导丝很容易通过狭窄的血管病变。而让导丝通过阻塞性病变不是每个病变都顺利。在较短的病变中,导丝通过直头或曲棍球杆导管(Hockey stick catheter)血管造影导管头,在“路图”的对照下,小心地联合操纵导管和导丝,穿过阻塞病变。有时导丝不能正确进入远端血管真腔内,而在内膜下夹层的假腔中前行。这种无意识的进入内膜下腔的操作并非需要重返真腔。这一技术已经被称意向内膜下再通(Percutaneous intentional extraluminal recanalization,PIER)技术而提出来。导丝从动脉地近端进入一长段阻塞病变,有意通过动脉的内膜下层。导丝从动脉的内膜下层穿过动脉的阻塞段,直到它达到远端动脉腔又重新通畅的部位。导管又重新从内膜下进入动脉腔。这样,腔外间隙被扩大成为一新的腔道。但有时导丝并不能回到远端血管的真腔内,一旦意识到此种情况,则需要重新撤回导丝再试图进入真腔或远端真腔血管,避免在远端血管造成过长的夹层损伤。重新进入真腔技术包括导丝成袢技术,即利用导丝遇到病变阻力后形成的袢环将导丝推进到真腔;或通过控制曲棍球杆导管头,改变导丝走行的方向;病变远端动脉再穿刺与近端血管会师技术。Outback Re-entry 导管是专用的内膜下操作重返真腔的导管。
J 型导丝通过长段阻塞病变时可能与血管走行方向不一致。这可能意味着导丝进入血管主干的分支或血管被穿破导丝进入周围组织内。一般情况下通过进入阻塞段的导管进行造影,造影剂返流回主干或流向远端主干都表示导丝和导管还在主干内。若造影剂在周围组织间隙内滞留表明导丝已经穿出血管壁。此时需要调整导丝导管的方向继续尝试开通阻塞血管段。
5)球囊扩张技术
导丝通过病变后,球囊导管通过导丝在透视引导下进到靶病变血管位置。球囊精确的定位是建立体外标示或“路图”技术通过球囊上的标志完成的。现代球囊扩张导管,能承受高压,剖面小,扩张后的直径大,5到7F球囊导管,膨胀后球囊直径3至12mm,球囊长度2至8cm。
被选择的球囊的直径应与被治疗血管的直径相适应。直径的测量位置应选择在病变的末端或以对侧血管为参考。动脉的直径测量可在数字减影设备上应用特殊设计的DSA软件进行。 球囊的长度应该和病变的长度相适应。避免扩张正常血管段,造成其损伤增加再狭窄机会。特别长的病变可以用10厘米长的球囊扩张。否则球囊必须分段扩张整个病变。
球囊扩张时间:应该持续到20秒,当病人不能忍受疼痛时停止扩张。因为疼痛是由于球囊过度扩张血管浆膜引起的,由于有血管破裂的危险,疼痛不应超出可以忍受的范围。所以疼痛是球囊直径选择是否合适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病人不感觉痛,球囊可以进一步膨胀或球囊的直径太小。当病人不能够忍受的疼痛时,球囊的压力应减少。如果病人表现为对疼痛特别的敏感,停止扩张球囊让病人休息。一般长球囊扩张时的疼痛较短球囊剧烈。因此,建议用短球囊处理短的残余狭窄。
对于特别坚硬的狭窄,如PTA后的再狭窄,血液透析的分流通道,或支撑架内的狭窄,扩张时间可以持续5分钟或更长才能够完全使血管再开放。因为PTA治疗血液透析分流通道时病人非常的疼,所以可以在皮下的病变血管壁周围进行局部麻醉。发生在人工动静脉瘘的静脉部分狭窄很坚实,有时需要用近可耐受20个大气压的特殊的球囊。用5ml注射器可以手工得到8个大气压的压力。为了得到高于该水平的压力,必须使用有着气压计的特制的注射器。 扩张后球囊导管回缩并从治疗的部位撤除。通过导管鞘注射造影剂进行对比血管造影,决定治疗是否结束或重复扩张或进行支撑架置入术。
6)支撑架置入技术
支撑架按释放的方式分为两类,即球囊扩张式支撑架和自膨式支撑架。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球扩式支撑架只能置入到盆腔髂动脉、肾动脉、弓上分支和肠系膜血管等体内深部的血管。而自膨式支撑架由于柔顺性好更能适应迂曲的血管节段以及病变两端血管直径变化较大区域。在严重狭窄钙化和过度迂曲病变的情况下,由于有外鞘管对支撑架的保护避免了由于球扩式支撑架和以从球囊上滑脱而影响支撑架的精确释放。一般来说,都不建议通过关节置放支撑架。但是如果没有别的血管重建的选择,那么就应该选择自膨式支撑架,因为它更能抵抗运动冲击,而相对来说不易折断。
血管狭窄或阻塞性病变血管狭窄支撑架的置入有三种选择。直接支撑架(direct stenting)指血管狭窄或阻塞性病变在实施球囊预扩张前先进行支撑架的置入;而初始支撑架(primary stenting)是指球囊预扩张后再进行支撑架置入。支撑架的置入是预先决定的,不管球囊扩张后的结果如何。选择性支撑架置入(selective stenting)则是指支撑架的置入仅仅在球囊血管成形术不理想的时候。
直接支撑架技术被认为有缩短操作和电离辐射的时间,特别是使用球扩式支撑架治疗髂动脉等身体深部血管短的局灶性病变的时候。由于动脉壁损伤最小而减少再狭窄率。有作者倡导用于防止远端栓塞的并发症。大多数情况下直接支撑架技术应用于覆膜支撑架治疗动脉瘤,动脉损伤或破裂以及动静脉瘘。
初始支撑架技术是支撑架置入的最常用技术。这一技术可考虑用于高度再狭窄危险的病变(如偏心性、溃疡性,弥漫性和长段病变)、阻塞性病变、再狭窄病变等大多数血管病变。因为支撑架置入前的预扩张可以提供病变许多信息,如病变软硬(软斑块或钙化斑块),病变实际长度,球囊充盈压力以及动脉的实际内径,有助于帮助选择合适的支撑架。
无论选择哪一种支撑架置入方式,支撑架的长度都应该覆盖整个病变,并与球囊预先扩张的位置一致。支撑架导管是通过引导导管进入血管内,在被治疗的动脉位置放置支架的技术与球囊扩张的相似。支撑架一般是在导丝的引导下进入血管狭窄的部位。支撑架的直径应与病变血管的直径相匹配。当动脉阻塞的情况下,难以测量动脉的直径时候可以考虑参考对侧的动脉或病变末端动脉直径。支撑架的输送导管必须足够长到可以通过病变。一旦在导丝的引导下支撑架前端标识超出病变远端1cm左右,缓慢回撤束缚支撑架的外鞘管使支撑架从远端到近端依次张开。每次回撤血管外鞘之前需等待释放出的支撑架扩张到最大径。有些操作者选择大于血管直径10%的球囊在支撑架内再扩张以确保支撑架支杆和血管壁的贴合。尽量使用一个支撑架覆盖整个病变,目前市场上应用的股动脉支撑架可以达到20cm。比较长的病变可以用两个或更多支撑架重叠形式置入。多个支撑架置入时应首先放置远端的支撑架,避免穿过前一个支撑架置入下一个支撑架。支撑架之间需重叠1个厘米以避免万一由于支撑架回缩时产生支撑架之间的间隙导致再狭窄的发生。
为了避免治疗过程中引导导管内和靶血管血栓形成,通过引导导管的“Y” 型接口持续压力缓慢滴注5~10单位/毫升肝素盐水。一旦决定开始介入治疗可以静脉一次注射3000~5000单位的肝素。
|